概要: 2010年對于櫥柜行業(yè)是不尋常的一年,持續(xù)的“淡季”正引起了行業(yè)內部微妙的變化。而這種微妙的變化首當其沖的從各大商家對櫥柜產品的定位上反映出來。記者來到武漢各大賣場,沒有感受到“金九銀十”帶來的火熱景象,反而感覺到了絲絲寒意正向這個行業(yè)襲來。 武漢某品牌櫥柜負責人坦言,今年的形勢遠比2008年更為嚴重。
2010年對于櫥柜行業(yè) 是不尋常的一年,持續(xù)的“淡季”正引起了行業(yè)內部微妙的變化。而這種微妙的變化首當其沖的從各大商家對櫥柜產品 的定位上反映出來。記者來到武漢各大賣場,沒有感受到“金九銀十”帶來的火熱景象,反而感覺到了絲絲寒意正向這個行業(yè)襲來。
武漢某品牌櫥柜負責人坦言,今年的形勢遠比2008年更為嚴重。08年很多人借奧運之際結婚購房,櫥柜市場還可分一杯羹,而今年則幾乎沒有緩沖的余地,從一開始就能感覺到市場形勢的嚴峻。
筆者看到,武漢眾多賣場門前冷落,櫥柜所在的樓層更是城頭變幻大王旗,一些難以為繼的商家已經黯然離開了自己的陣地。而被譽為“武漢櫥柜發(fā)源地”的京漢大道也受到很大影響,筆者沒有見到以往熙熙攘攘前來看櫥柜的人群,只留一排豪華的展廳略顯寂寥。
即便是“金九銀十”的到來,也沒有帶來消費者的熱情,中秋節(jié)那天正好下起瓢潑大雨,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天氣的影響,漢口居然之家門前冷落,只留下各個商家擺放在門前的中秋促銷宣傳架在靜靜等待。一些商家還招攬了一批大學生派發(fā)宣傳單頁,一群風華正茂的大學生也只能面對略顯空曠的展廳四處搜尋發(fā)單的目標。而在國慶促銷的浪潮中,人們期待的反彈仍然沒有出現(xiàn),映入人們眼中的,是依然嚴峻的市場形勢。
在這個史無前例的嚴冬中,受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定位于中低端消費 群體的櫥柜企業(yè) 。這些企業(yè)因為資深抗風險意識較差,而銷售渠道又不完善,在危機面前,很容易就陷入到資金周轉不靈的尷尬局面。
然而,更讓人不容樂觀的是,這場危機折射出的,是我國櫥柜行業(yè)面對的諸多困境。很多企業(yè)對于自身產品沒有明確的定位,不知道自己應該面向哪些群體的消費者進調整營銷策略。眾所周知,作為一個櫥柜企業(yè)而言,首先就必須對自身的產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
定位自身產品適合的消費人群,并針對消費群體對自身產品進行不斷改進和完善,以方便消費者,增加產品的功能性。能夠很快響應客戶的要求,會有更好的服務。而目前我國許多的櫥柜企業(yè),卻極度忽視了自身產品的品牌打造,盲目模仿跟風,產品無特色,設計無新意,自身發(fā)展的先天不足,在危機面前顯得尤為脆弱。
在危機面前,有一部分人大談特談行業(yè)將會如何洗牌,而自身又是如何修煉內功抗危機的,然而危機一過,一切一如既往。在這種循環(huán)之中,我國的櫥柜行業(yè)不但沒有取得長足發(fā)展,甚至與世界領先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大。人們看到的是,行業(yè)無標準、無設計、無創(chuàng)新、無發(fā)展。盡管在營銷、管理模式上,櫥柜行業(yè)已經逐步走向規(guī)范化,但一個缺乏標桿、缺乏靈魂、缺乏核心的行業(yè),又如何承載起讓中國櫥柜行業(yè)騰飛的歷史使命?
上一篇: 家裝行業(yè)預算“流行病”
下一篇: 品牌+網絡+促銷 “三把火”燒旺吊頂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