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謝國忠(博客 謝國忠吧):要真正提高消費水平,需要有大量財富和收入由**向老百姓轉移
金巖石(博客):今年是政策性調整復蘇,明年是實質性復蘇
高善文:短期內,內需拉動的作用非常有限
李振寧:中國人強烈的致富欲望正推動著社會經濟往前走
韓志國:從長遠看,中國將面臨一個W型增長態(tài)勢
編者按:國外經濟數據持續(xù)惡化、眾多知名大型企業(yè)等待**救助;而中國在經過去年底到今年初的經濟下滑后,今年第二季度房地產、汽車等行業(yè)相關指標開始升溫,而作為經濟風向標的股市也持續(xù)走高,讓人不得不思考:中國經濟發(fā)展之路能否在世界經濟中獨領**?而與此同時,還有許多經濟學家和投資人都對世界經濟是否能實現V型反轉存在較大爭論。帶著諸多問題,證券時報記者采訪了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上海睿信投資董事長李振寧、國金證券(行情 股吧)首席經濟學家金巖石、北京邦和財富研究所所長韓志國,請他們就下半年經濟形勢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
中國經濟將率先從世界經濟惡化的泥沼中脫身,這是眾多國人美好的愿望。
現階段,從多項指標來看,中國在本輪全球范圍的經濟衰退中受傷較小,獨善其身的可能似乎很大。但是,被世界多位著名經濟學家譽為“大蕭條”的本次經濟衰退,來勢洶洶。中國能否在危機中安然度過“?!?,而獲得“機”?
在部分知名人士認為中國基本面依然向好、依靠拉動內需將能維持經濟增長“保八”的同時,少數人士則提出,如果出口增長不能恢復,中國經濟復蘇還言之尚早,甚至今年GDP增長率最高可能僅有6%。
經濟復蘇還要看出口
記者發(fā)現,受訪者中支持“中國經濟率先復蘇”觀點的居多。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表示,復蘇前景是比較明朗的,他個人對此比較樂觀。而決定經濟復蘇的主要因素是財政刺激,短期內需要關注房地產是否回暖,長期則要看結構性調整。
包括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巖石在內的人士都著重強調了出口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金巖石稱,中國率先復蘇有80%的可能。但前提條件是有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國際貿易要穩(wěn)定發(fā)展,美國經濟企穩(wěn),歐洲經濟增速持平不繼續(xù)惡化。在短期內,內需拉動的作用非常有限。而決定性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政策是否穩(wěn)定,目前看不存在問題;二是內需能否持續(xù)反彈。投資性內需效應已經開始擴大,消費性需求要依靠房市、車市、信用卡市和“家電下鄉(xiāng)”等補貼政策等短期性政策拉動??傮w上說來,今年是政策性調整復蘇,明年是實質性復蘇。但能否持續(xù)向前發(fā)展還有待觀察。
上海睿信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李振寧認為,中國經濟形勢比想象中要好很多,與歐美杠桿化“寅吃卯糧”不同,要解決“去庫存化”。而在中國**目前財政充裕,可采取手段較多等情況下,完全具備率先走出危機引領全世界經濟復蘇的可能。中國的旺盛購買力和城市化進程將可利用這機會推動經濟發(fā)展。
李振寧還認為,目前中國正在由制造中心向研發(fā)設計、服務中心轉變,成本還比較低,社會也很穩(wěn)定。另外,就是城市化的進程還沒有結束,中國人強烈的致富欲望正推動著社會經濟往前走,企業(yè)和個人手中也儲備了一定資金,銀行也放開貸款,并不像美國企業(yè)因資金不足而陷入經營困境。
但被市場人士譽為“空頭代表”的謝國忠一直認為“談經濟復蘇這個話題似乎有些過早”。謝國忠認為,世界經濟復蘇還很遙遠,中國經濟觸底反彈,要等世界經濟恢復,自己要搞改革。但如果完全依靠**發(fā)放資金來刺激經濟,而經濟基本結構沒有改變的話,則難以徹底走出當前困境。對中國而言,刺激經濟措施只能起到暫時穩(wěn)定作用,但沒有解決中國的根本問題。中國經濟對出口有較大依賴,在出口不好的情況下,經濟恢復增長的可能性很小。
謝國忠一直堅持認為,中國的問題在于家庭需求不足,家庭需求不足是因為工資水平比較低,財富水平比較低。中國大部分的收入和財富掌握在**手中,這樣的模式不支持消費。要真正提高消費水平,需要有大量的財富和收入由**向老百姓轉移。財富的轉移就是將國有資產分給老百姓,收入轉移就是減費、減稅。錢要真正放到老百姓口袋里才行。
知名市場人士韓志國對今年下半年經濟形勢也充滿憂慮:“看不出有任何觸底反彈的跡象”。他認為制約中國經濟復蘇的主要原因有:首先,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太高,出口占比在60%以上;二是產業(yè)結構亟待轉型,消耗模式難以為繼,傳統(tǒng)的能耗型已經走到盡頭,今明兩年都是一個緩沖期;三是行政指導性經濟模式需要大調整;四是當前就業(yè)形勢非常嚴峻,目前的實際重視程度、解決力度遠遠不夠。從長遠來說,中國將面臨一個W型增長態(tài)勢。
而對于復蘇后,哪些行業(yè)將受益的回答,各位受訪者則答案不一。高善文認為,結合國家現有的經濟政策,行業(yè)獲益是有順序的,目前看煤炭、建材、化工產品都會起來,這都是受到相應產業(yè)帶動起來的,比如地產、汽車等,再遠點看地產、金融、消費品都會取得長足發(fā)展。
李振寧則表示,經濟發(fā)展肯定不是某一行業(yè)的發(fā)展,而是全行業(yè)的恢復發(fā)展,振興規(guī)劃出臺推動各方位成長、發(fā)展,某一行業(yè)只是在特定時期內會表現優(yōu)越,但其余的行業(yè)像有色金屬、鋼鐵終歸會趕上去。金巖石說,總體上看,將有三個趨勢:第一,從去年就開始體現一個“國進民退”的趨勢,這已經成為一個基本現實,各方面投入都向國有控股企業(yè)傾斜,國企獲得的資源遠遠高于民營企業(yè),這個層面上看來,國有壟斷性占比優(yōu)勢大的行業(yè)將會獲益;第二,隨著經濟形勢轉好,周期性行業(yè)如金融、地產、大眾消費行業(yè)將會獲益;第三,“保八”前提是必須要有2%的**投資驅動貢獻,如果真正實現,那么四萬億投資的行業(yè)和后續(xù)的政策偏導性投資行業(yè)如鐵路基建會有較大獲利。
8%與6%
對于2009年的經濟增長率,樂觀派們均表示“保八”不成問題。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巖石指出,工業(yè)增長與GDP增長有個比值,我們稱之為生產性GDP增長貢獻比值,過去十年的比值都為1.5:1,今年1、2月份兩者比值達13:8,而3月份的比值更大。從目前看,生產性GDP是可以持續(xù)增長下去的,今年實現“保八”沒有問題。
高盛將中國今年GDP預估調至8.3%,明年則調到10%以上,摩根斯坦利也將今年預估調到7%。對此,李振寧表示,中國經濟本身沒有進入衰退,只不過增速降緩,但仍然保持了一定增長率。就一季度數據看起來已經比去年四季度要轉好很多。中國“保八”是沒有問題的,明年一定是兩位數。很多人認為今年主要是靠四萬億的投資拉動,明年不能持續(xù)。但國務院下發(fā)文件其實是按兩年投資,每年兩萬億。今年實際貸款肯定超過八萬億,國家撥款四、五千億,地方**和銀行負責大部分,如此之大投資將極大推動經濟勢頭上漲。
“今年GDP能實現6%就不錯了。”韓志國一語驚人。他表示,今年“保八”增長目標很難實現,以發(fā)電量數據為例,4月份發(fā)電量數據依然下降,鋼材市場采購量等數據全面下滑,國企盈利水平一季度下降32%,進出口全面萎縮,完全依靠投資驅動。雖然中國受全球危機影響較小,不是中國主觀上做得好,而是受益于開放度較小,本身經濟可能仍然存在一定問題。
下一篇: 北京新房成交量5個月來首次下降